國產文創IP大爆發 上望萬億規模
昨日 13:39

說中國進入了國產文創IP大時代並不為過。經過十多年發展,遊戲、動漫的開發日趨成熟,新生代愛不釋手。中國文化更成為圈粉法寶,令國產文創IP在本土市場跟外國IP分庭抗禮。隨着新生代變消費主流,專家認為進一步激發泛二次元消費熱潮,挑戰萬億市場規模。另一邊廂,國產文創IP也應在中國文化元素上收放得宜,否則只會成為出海的障礙。

撰文:李俊杰

正所謂,十年磨一劍。中國正在進行一場文創革命。在大城市商圈走一趟,你會發現步行街、大商場的年輕人都提着一個掛滿動漫角色徽章和毛公仔等周邊產品的包包。仔細觀察,更會發現動漫角色,不僅有《咒術迴戰》或《藍色監獄》等行銷全球的日本IP(知識產權),更有形形色色、穿着華麗漢服的嬌美國產角色。若非內地年輕人,難搞清楚角色姓甚名誰。

香港人對國產IP的印象,甚至停留在作畫水平一般的《藍貓》(1999年)《喜羊羊與灰太狼》(2005年)等針對兒童的作品。然而,遊戲《原神》(2020年)及《黑神話:悟空》(2024年)橫空出世,故事及作畫都屬頂尖,風靡全球,始讓人了解到國產文創IP之強。

文創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中間十餘年到底發生了什麼?記者帶着這個疑問,於多個周末前往深圳大中華商場旁邊的Bit次元小鎮一探究竟。

Bit次元小鎮的店舖進駐量在全深圳數一數二,人流不絕,贏來「深圳秋葉原」的美名。記者走訪發現,商店有全賣國產IP,也有國產日產參半的,而當中的南漫社、酷兜等全國級連鎖品牌的產品即使是「國」「日」混合銷售,最當眼的貨架上,也往往擺放了國產IP的商品,如《魔道祖師》、《盜墓筆記》等國產IP的商品。

國產IP已成為經典
高三學生小奧及青雨是常客之一,當日裝扮的是《果寶特工》。「他們本來是水果,然後我們coser(cosplayer玩家)用擬人化方式表現出來。」小奧興奮地跟記者分享,他平常也會裝扮《鬼滅之刃》,但還是以《喜羊羊》、《崩壞》系列、《第五人格》等等一眾國產IP為主。

我們交談期間,有一名年紀相約、手持相機的二次元愛好者向他倆問道:「你們是cos果寶嗎?」「是啊,我是菠蘿吹雪(取材自西門吹雪),他是陸小果(取材自陸小鳳)。」小奧向同好表示,也跟記者解釋裝扮《果寶特工》的原因,「就是懷舊!我們小時候很喜歡看這套動畫片,現在已經變成了我們這個年紀的經典了」。

「你們包上的谷子(即goods,泛指二次元的小件商品)都是什麼角色?」記者問道。小奧馬上拎起包包向記者介紹:「這就是《原神》裏面的中國風角色鍾離,我的吧唧(二次元界用語,badge的音譯)是鍾離的原生皮膚,自己買了不少,零錢除了吃午飯,其他都花在這裏了,哈哈。」

另一名Bit次元小鎮常客Helena年紀更小,只得14歲,最喜愛文創IP是國產的《刺客五六七》的主角阿柒,家裏放了很多人形企牌,還有其他類型的產品。「它的畫風是挺好看的,畫風偏柔和,也比較簡約一點,覺得挺像《海賊王》的樣子。」她笑說,幾個月前花了百多元買了阿柒的手辦模型(人形模型,港稱figure),「工藝不太細緻,就臉不像臉、人不像人那種!」然而這無礙她對這套作品的喜愛,更希望見到其他國產IP多多點出手辦的。

當地二次元店舖G40 Market合夥人Camie向記者指出,「日本IP歷史久遠,仍然是大哥,但國產動漫IP近年愈做愈好,受歡迎程度也是全方位的,例如《一人之下》動畫也打進日本,遊戲IP更不用說,女性向的國產遊戲IP谷子在內地全部很好賣,如《光與夜之戀》,當然也包括《明日方舟》。《原神》更是銷量的保證。」

在消費端上,國產文創IP無疑是大趨勢。2024年天貓雙十一潮流玩具IP榜中,銷售額首位仍是百年老店迪士尼,第二則是有65年歷史的日本三麗鷗(Hello Kitty等IP持有者),成立僅十餘年的……